来源: 发布日期:2018-09-04 10:59:56 发布人: 点击数:
基于《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解读公共精神、社会资本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李美慧
【摘 要】 罗伯特·D·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介绍了 1970 年意大利的地区试验,并对地区试验的成果进行了评估和原因分析,得出社会资本是使民主得以运行的关键因素的结论。本文首先介绍了《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利用书中的观点和理论对我国历史上和现阶段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共精神社会资本;政治;经济
【作者简介】 李美慧,河北唐山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一、意大利地区试验
随着地区意识的增强,1970 年,意大利开始进行地区试验。罗伯特 D·帕特南通过对意大利进行长达 25年的地区试验研究,写成了《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在 1970 年以后的 20 年里,随着制度的变迁,意大利地区政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包括地区精英日益形成,地方政府之间的省级行政单位逐渐被地区政法取代,并在意大利的政治中居于重要地位,以及政党组织逐渐地区化。地区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地区政治精英,还促进了地区自治深化,地区在各类集团中的地位明显上升。
(一)意大利地区试验的绩效
地区制度实行后,全意大利的社区领导人(包括市长、工业家、银行家、劳工领袖、农业代表、新闻记者、商人等)都开始积极地参与新地区政府的活动。经过将近20 年的地区试验,选民对地区政府的态度渐渐转变,尤其是北方,满意度缓慢上升,但南方选民对地区政府的满意度上升程度有限。
那么意大利各地区政府的绩效如何呢?衡量一个地区政府的绩效,首先应保证被评估的政府绩效是全面的、持续的、有内在一致性且与地区制度的拥护者及当地公民的期望一致。也就是说,被评估的政府绩效应涵盖各方面的公共事务,如立法、财政开支、社会服务等。为评估地区政府的绩效,罗伯特 D·帕特南提出了 12 项指标,涵盖了政策的制定、政策的颁布及政策的实施三方面。经过作者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发现这 12 项评估指标之间存在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和时间可靠性,而且绩效评估结果与选民对地区政府的评价非常一致。
(二)影响地区试验绩效的因素
通过对地区政府绩效的评估,罗伯特 D·帕特南发现,意大利北方地区政府与南方地区政府的绩效有明显差别。这种差别的出现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差异造成政府绩效差异,二是南北方不同的公民共同体造成政府绩效差异。经过进一步分析,罗伯特 D·帕特南又发现,虽然经济的现代性与地区政府绩效具有相关性,但经济差异并不是造成地区政府绩效差异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些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政府绩效并不比某些经济发展程度低地区的政府绩效高。且经过调查发现,意大利北部公民共同体成员的公共精神水平较高,而南方公民的公共精神水平低于北方,这与南北方地区政府绩效的差异十分吻合,说明公民的公共精神水平对地区政府绩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二者呈正相关。
(三)公共精神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上文提到,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政府的绩效高低没有直接影响,那么经济发展水平对公民公共精神是否会产生影响呢?意大利北部高水平的公共精神是否由其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造就呢?经过调查分析,罗伯特 D·帕特南发现,经济发展并没有对公民公共精神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相反,公共精神水平的高低却对经济发展水平起着预测作用。此结论可能会为意大利南北方的经济差距提供一个合理解释。意大利北方有许多小企业,一直以来延续的公共精神将这些小企业联系起来,联系方式主要是与互助会、工会等社会组织相似的横向联系。有多余业务的企业通过外包将多余业务转移给业务不足的企业,企业之前的资金、技术来往频繁,政府也乐于向企业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意大利北部形成了大量工业区,也正是这些工业区为意大利北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北方,其一是由于南方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二是因为南方长期以来的庇护—附庸关系网络对公共精神的培养没有帮助,企业之间不存在横向联合和团结互助意识,无法形成工业区来引领经济发展。那么,为什么意大利南方的公民公共精神水平较低的状况持续了千年之久却丝毫没有起色呢?罗伯特.D.帕特南引用了集体行动困境的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在集体中,如果成员之间缺乏信任,那么每个人都只会考虑自身利益,而放弃共同利益,就会出现“搭便车”的状况。而“搭便车”这种不合作的行为往往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为消除集体行动困境,霍布斯主张采用“第三方监督执行”的方法。但即使引入第三方,也不能保证第三方就一定是可信任的,第三方也同样面临着集体行动困境。所以,这种方法对于意大利来说是行不通的,脱离集体行动困境对意大利南部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四)意大利地区试验的收获总结
在《使民主运转起来》的最后,罗伯特 D·帕特南总结了意大利地区试验的三点收获。首先,改革是否成功与当地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传统有深刻关系。如果一个地区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共精神,改革将会从当地优越的社会环境中受益,从而有利于推进改革;相反,如果一个地区的公共精神水平低下,那么无论改革方案优劣,都将寸步难行。其次,制度的改变会给地区治理绩效带来改变。意大利实行地区试验后,地区政府的开放程度和绩效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尽管南方地区政府的绩效普遍低于北方地区,但如果南方不进行制度改革,情况会更糟。最后,制度改革成果的显现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社会资本的积累需要一定时间,待其达到一定的存量,民主便会得到更高效运转。
二、意大利地区试验对我国的启示
回顾全书,发现罗伯特 D·帕特南探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其观点可以概括为:强社会,强经济;强社会,强政治。即如果社会成员的公共精神水平高,社会资本的存量丰富,则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绩效就会随之上升。但罗伯特 D·帕特南也声明,一切单一原因论都是荒谬的,社会成员的公共精神水平和社会资本的存量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绩效上升的全部原因。
(一)加强小微企业之间的互联,形成工业区
虽然本书调查和分析的主要是意大利地区试验的情况、原因和经验,但我们可以将其中有益的经验用于我国的建设。目前,我国存在着大批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的员工少,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稳定性较差,生命周期较短。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发展更加难以维持。但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我国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说道,意大利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原因之一就在于北方长期以来积累的社会资本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使企业与企业联合起来,将多余的订单转移给了订单量少的企业,企业间的资金和技术往来十分频繁。通过企业联合形成的工业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我国的小微企业也可以借鉴意大利北方工业区的发展模式,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困难和风险。我国小微企业的分布较集中,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为小微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再加上小微企业并没有处在根深蒂固的庇护—附庸关系网络中,企业之间没有明显的不信任感,为了彼此的共同发展而进行联合有其可行性。小微企业之间的联合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不仅要加强企业间的资金、技术往来,还要加强彼此间人员、管理技术的联合,集众多小微企业之力,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强全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凝聚成工业区的小微企业在应对困境和提升自身稳定性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二)注重对公民公共精神的培养
帕特南在总结意大利地区试验的经验时提到,改革是否成功与当地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传统有深刻关系。如果一个地区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共精神,改革将会从当地优越的社会环境中受益,从而有利于改革的推进;相反,如果一个地区的公共精神水平低下,那么无论改革方案是优是劣,都将寸步难行。这也许能为我国近代资本主义改革和革命难以成功提供一个解释。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持续了两千多年,君臣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在强大的等级制压迫下,即使有少数人反抗也会很快被压制下去,就像一千年前意大利的诺曼王朝一样,公共精神没有得以生存和成长的土壤。1840 年,清王朝的国门被迫打开,迫使一些有识之士谋求政治革命和改革,以实现救亡图存。但不管是康梁发起的戊戌变法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在短时间内宣告结束,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难以为革命和改革提供必需的土壤。当时中国的普通大众还大多处在懵懂之中,虽身处水深火热的境地,却没有大规模地组织起来共同抵挡内忧外患。我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虽然有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却并未发动广大群众,没有事先对群众进行教育来培养群众的公共精神,仅凭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自身的力量,革命和改革都不可能成功。我国现阶段的制度改革也应吸取近代中国和意大利南部的教训,注重对人民公共精神的培养。培养人民的公共精神,首先要加强对公民道德的培养,领导人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平等观念和法治理念;其次,要鼓励民间社团组织发展,让人民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培养公共精神;最后,要重视教育,让公民从小接受公共精神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 俞可平.社会资本与草根民主——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21-25.
[3] 吴建南,马亮.政府绩效测量及其解释——兼评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6):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