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4 10:59:56 发布人:
校地合作共话乡村振兴新路径: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刘家堡科技小院聘任仪式暨基层治理沙龙成功举办
4月20日,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刘家堡科技小院聘任仪式暨基层治理沙龙在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会议中心举行。小店区政协副主席范月卿、太原市政协常委张展赫、山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赵云波、山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宋洋、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书记齐晋杰、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冀慧珍、刘家堡村党委书记乔武平、山西书典册·阳明书院院长李安。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50余名MPA学员参加启动仪式和沙龙。
刘家堡村党委书记乔武平在欢迎致辞中表示,刘家堡村从“空心村”到“非遗文旅名村”的转型历程,离不开“文化兴村”的发展路径。刘家堡村将持续加大与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合作力度,以高校智库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在庄重的聘任仪式中,范月卿主席、张展赫常委、乔武平书记三位行业专家获聘为山西大学MPA导师。校方通过颁发聘书的形式,强化了校外导师队伍建设的规范性。赵云波处长在致辞中强调,选聘基层治理实务专家是推动政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期待通过双导师制提升学生公共管理实践能力。这是校地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校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又一次重要尝试,未来科技小院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场所,更会成为一个服务百姓的“桥梁”。山西大学将推动更多师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实践调研,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
刘家堡村接待中心主任吴力军随后为现场嘉宾和学员们深入解读了明代名臣王琼的历史事迹,结合其“正心明道”的为政理念,讲解了如何以史为鉴来传承清廉务实精神,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展现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对基层治理的深远意义。
阳明书院院长李安以《王阳明哲学剖析“王琼为政之道”》为题,结合王琼“知行合一”的执政理念,阐释其对基层干部的启示。他表示,干部应修心明德,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现决策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讲座内容引发现场学员热烈讨论。
在基层治理沙龙中,小店区政协副主席范月卿表示,刘家堡村践行乡村振兴20字方针,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方面成效初显,实现从“空壳村”到多方面发展的转变,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乡村振兴新模式,实现从以土为生的小村落到城郊乡村旅游打卡地、城乡融合发展典型示范地的华丽转身。而作为太原市人口最为密集、商业也最为集中的小店区,在城乡面貌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的现象越发普遍,农业、文化、旅游、文创等乡村新业态迅猛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已经变成触手可及的美好现实。
太原市政协常委张展赫现场讲述了自己作为政协委员在参与基层治理中的生动故事,并从自身角度分享了对基层治理的看法。他表示,政协委员的工作是通过组织触角直达基层治理一线,实实在在地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问题。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书记齐晋杰在分享会中指出,科技小院是校地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未来我院将持续依托学科优势,为刘家堡提供更多的智库支持与人才储备。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常江博士介绍了刘家堡村科技小院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主题与建设历程。未来要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将科研成果应用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争取将刘家堡科技小院打造成山西省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点和样板间。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冀慧珍表示,山西大学长期致力于研究社会治理、公共政策与基层民主。此次我们聘请MPA研究生校外导师并组织基层治理沙龙,是希望大家在现场参观教学中领略乡村振兴的风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20日下午,由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五名讲解员带领MPA学员们实地走访刘家堡“百院非遗”街区,参观黑釉陶瓷、漆器、葫芦雕刻等非遗工坊,并与传承人深入交流。通过产业考察与文化溯源,学员们深刻体会到“闲置院落盘活+文旅融合”模式对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提振效应。
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对话与实践教学,搭建了校地合作新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力与创新活力。未来,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乡村振兴研究院将继续深化与刘家堡村的协同探索,依托乡村振兴“政学共建共育共享平台”打造田间实验室,为“千万工程”的山西实践注入可持续的学术动力。